濮阳网讯 近年来,我市强力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,市域中心城市、城市组团和县域中心城市的人口、产业集聚能力明显提升,城乡面貌发生较大变化。2014年,全市城镇化率由2010年的31.46%攀升至38.51%,年均提高近1.8个百分点,是濮阳历史上城镇化建设的最快时期。
日前,喜讯再次传来:濮阳县柳屯镇、文留镇、城关镇和范县濮城镇入围2015年度河南省百强乡镇名单,连续三年榜上有名,且排名位次创下建市以来的最好成绩。这无疑是我市新型城镇化建设佳绩的又一有力证明。
一发展是第一要务。四镇牢记职责使命,想方设法招大引强,强力推进项目建设,经济社会保持平稳健康发展态势。
濮阳县柳屯镇优化招商引资力量摆布,运用“二分之一”工作法,围绕县主导产业,瞄准大项目、高新项目,由党政主要领导组团,先后外出招商20余次,参加各种经贸洽谈会10余次,拜访知名企业50余家,邀请山东海尔集团、上海戴伦、香港诚信全球等10余家外地知名企业到濮阳考察。同时,引进推广数控、变频等技术,对塑料编织、农副产品加工等传统产业实施技术升级,提高企业的自动化、信息化程度,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,推动现有企业规模不断扩大。2012年至2015年,引进项目20个,引进资金32.55亿元,新上项目(含技改、扩建)42个,概算总投资131.1亿元;截至2014年年底,全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37家,数量居全县之首;预计2015年,全镇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54.7亿元,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9.6亿元。
濮阳县城关镇牢固树立“大招商助推大发展”意识,着力实施“品牌带动”战略,因地制宜选择项目,招商引资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,镇域经济实力进一步壮大,发展后劲不断增强。截至目前,投资15亿元的上亿广场一期工程主体已接近完工;投资3亿元的龙都五金机电专业市场项目、投资1.2亿元的万国花卉种植基地项目、投资3.8亿元的金大建材家居专业市场项目和投资1.2亿元的新型建筑维护板材项目已全部开工建设;全镇地区生产总值(GDP)完成30.05亿元,利润总额10.02亿元;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7102.5万元,占年度目标的86.4%。
濮阳县文留镇强力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,主要经济指标持续增长。预计2015年国内生产总值完成72亿元,较去年同期增长12.5%;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6.8亿元,较去年同期增长27%;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.57万元,较去年同期增长12.5%;招商引资完成18.4亿元。
范县濮城镇采取“以商招商,以企招商,全员招商”的方式,积极参加国家和省举办的招商活动,2014年全镇共引进亿元以上项目26个。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4个,10亿元以下、5亿元以上项目11个,5亿元以下、亿元以上项目10个,全年合同引资额135.46亿元,实际完成53.22亿元,工业经济规模快速扩张。2015年上半年,完成生产总值28亿元,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4亿元,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8亿元,财政收入3212万元。
二城镇是新型城镇化的根本载体。四镇坚持高起点规划、高标准建设,不断加大基础和配套设施建设投入,探索创新科学化、精细化管理模式,使得城镇框架进一步拉大、承载能力进一步提高。
濮阳县柳屯镇聘请省城市规划技术服务中心对《柳屯镇总体规划(2013—2030)》进行重新修编,并得到县政府批复;聘请专家编制《柳屯镇街景城市设计》《柳屯镇城区基础设施建设规划》等,为城镇建设提供科学依据。2012年至2015年,投资960万元新修柳下路等镇村道路21公里,投资690万元铺设城区污水管网6250米,投资1185万元对柳濮路、209省道等两侧绿化8.1万平方米,投资700万元安装太阳能路灯682盏,铺设步道砖8.2万平方米;投资100万元对柳和园进行植树绿化,栽植红叶石楠球、大叶黄杨球、紫叶小檗球等1390棵,栽植红叶石楠、小叶黄杨、瓜子黄杨等2000平方米、1.3万株;对于家村、陈村、李信3个农贸市场进行综合改造。实行油地双方共建、共享、共管的新型环卫管理体制,60人组成的环卫队坚持全天候打扫卫生,保证镇区环境整洁;成立18人组成的城建综合执法中队,加强城区日常管理,开展弱电入地整治、广告牌专项整治、车辆停放等专项治理活动,营造良好的城镇环境秩序。
濮阳县城关镇以“以拆促建”为突破口,突出以人为本,采取“一村一策”的方法,加大组织、指导、服务、协调力度,强力推动荣湾、和平小坡、前黄滨等城中村改造项目。截至目前,荣湾城中村改造项目4.83万平方米安置房已开工建设,主体有望年底竣工;和平小坡居民区改造方案调整已完成,正在稳步推进;前黄滨城中村改造项目已出台具体实施意见。同时,全力服务县重点项目,御井路北延、昌盛路西延等城市道路建成通车,金堤河湿地公园二期工程、人民公园、建业城北扩、碧桂园等30个县定重点项目进展顺利,累计清除树木20万棵、迁坟680座。
濮阳县文留镇全力打造占地230亩、投资680万元的文兴生态林休闲园,新栽绿化苗木10万余株,2.6万平方米的祥云湖注水投用;以祥云湖为中心,新栽香樟树、棕榈树、木瓜树等绿化苗木30万株,铺设草坪1.5万平方米;投资160万元、占地面积60亩的朝阳健身休闲广场建成投用;投资60万元对文兴路、利民路等沿街建筑进行立面提升,美化建筑物墙面2万平方米,规范沿街门店牌匾120个。
范县濮城镇高标准编制《城镇建设总体规划》,先后投资2.3亿元,新修、改建10条城区道路,全长82公里,安装路灯4600盏;建设自来水厂1座、文化娱乐场所7处、体育场馆7处,敬老院、福利院3处,医院、村级卫生室、学校等布局合理;投资750余万元,重点对兴濮路、濮州路、工业大道、滨河路等城区主干道的绿化带进行高标准绿化规划;投资1.6亿元的文昌苑社区水电气全通,基础设施完善,已入住300余户;投资1.5亿元的阳光新城一期社区,正在进行基础设施建设,雨水污水管网、电力设备正在安装中;组建12人的城管专业队伍,集中整治市场交通秩序、经营秩序,确保市场卫生整洁;在镇城区、产业区组建120人的环卫清洁队伍,坚持“早晨一次清扫,上午下午两次保洁”;为每个行政村配备了3—5名保洁员,对沿街卫生死角和各村“脏乱差”现象进行治理;投资200余万元,购置垃圾车80辆,配备垃圾桶、垃圾屋260个。
三基础不牢,地动山摇。四镇始终将“三农”工作放在重要地位,持续改善农业生产基础条件,大力宣传推广土地流转,积极调整农业生产结构,积极助推农业增产、农民增收。
濮阳县柳屯镇积极调整农业生产结构,推广土地流转,努力实施规模化种植、养殖,鼓励群众多种渠道融资,大力发展农业园区。2012年至2015年,全镇新打机井338眼,修建提灌站6座、生产桥11座,硬化渠道1.02万米,疏通沟渠20条次,实施4800亩土地综合整治工作;流转土地8700余亩,新建日光温室197座,新增设施农业总面积达到3700亩;实施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试验区项目,建成农业标准试验区1.2万亩;植树造林128.7万棵,超额完成植树造林任务;以全力食业、天润食业2个龙头企业为依托,大力发展肉鸡养殖业,全镇新增规模养殖户112户;大力支持特种养殖,依托凤翔蓝孔雀养殖项目新发展蓝孔雀养殖户6户,蓝孔雀存栏达到1.5万只,成为全省最大的蓝孔雀养殖基地。
濮阳县城关镇2014年流转土地1260亩,初步建成千亩高效农业示范园区,采用的有机生态无土栽培、物联网、多层立体种植等技术全市领先,7个品种获得国家级绿色产品认证,效益可观;植树31.37万株,建成南关高档绿化苗木基地,完成城区林系和主要廊道绿化5.49千米,同时与办事处、村、农户分别签定林木管护责任书,新植树木成活率、保存率均在98%以上;有序开展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工作,完成20个行政村5000余户宅基地确权登记工作;为企业发布用工信息15次,通过各种渠道转移和输出劳动力1.32万人,外出务工人数达全镇总人口的35%,外出务工人均收入1.5万元,全年实现劳务经济收入1.98亿元。
截至目前,濮阳县文留镇优质农作物总面积达到5.6万亩,畜禽存栏56万头,发展设施农业1320亩,植树32万棵;完成投资1500万元、1.2万亩的现代农业项目建设任务,新打机井161眼,修桥36座,建设6.5公里高压线路,硬化河渠2公里;完成投资1100万元、9000亩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设任务,修路4000米,新打机井60眼,修桥35座;流转土地3986亩;发放农业支持保护补贴739.5万元。
范县濮城镇积极抓好春季造林绿化,2014年投资240万元,以廊道绿化、路沟渠绿化、城区绿化、园区企业绿化、片林更新补植为重点,新发展花卉苗圃基地4处,栽植各类花卉苗木45万株,超额完成上级下达的造林绿化任务;大力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,投资60余万元,出动机械80余台次、人工3000多人次,清挖县、镇、村级沟渠6.1万米,出土方量达33万方,保证全镇2.3万亩耕地旱能浇、涝能排;坚持产业化、规模化发展,市场化运作,大力发展设施农业,流转土地1300余亩,发展现代农业园区6个,丰田农业、盛世江南、华云养殖等一批种植、养殖园区、合作社已成为该镇农业工作新亮点。
四民生是发展的目的,也是评价发展的标准。四镇坚持为民多办实事、好事原则,从维护群众利益出发,切实做到高度关注民生、推动社会事业发展。
2012年至2015年,濮阳县柳屯镇投资600万元对柳屯变电所进行扩建改造;投资360万元建成柳屯卫生院病房楼1850平方米,争取项目资金200万元建设标准化村级卫生室19个;投资490万元扩建明德小学教学楼1420平方米和陈村小学教学楼1260平方米,投资790万元建成榆林头幼儿园、张庄小学餐厅、镇一中学生宿舍取暖工程等;大力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,全镇参保5.3万人;全力推进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工作,全镇参保2.9万人;申请医疗救助106人,申报老龄津贴1662人,调整农村低保142人。
濮阳县城关镇赵北沟清淤及两岸环境治理、马颊河排污口封堵等一批民心工程顺利完成;南堤、民主、新华、御井、西一街、新民、红卫、红星、东关、魏庄等村修建道路8000余米,切实改善了居民出行条件;投资5万元在镇机关建设自行车棚2座、对外开放公厕2座、设置指向标志10处,着力方便到镇办事群众。
濮阳县文留镇今年申请各类资金883.5万元,完成镇一中、王明屯小学、酸庙小学操场硬化等项目,并投入197万元用于标准化学校建设与提升;新农合参合农民6.63万人,参合率达到100%;投资61万余元,新建7所标准化村卫生计生室,并完善卫生管理站硬件设施;新农保参保人数2.37万人,“低保”“五保”做到应保尽保,保障金及时发放。
范县濮城镇采用领导公开接访制和“1+4”阳光调解法,及时处理化解各种矛盾纠纷,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,切实做到小事不出村、大事不出镇。投资60余万元,对苏郝小学、文东小学、明德小学、中心小学进行硬化、绿化、美化;投资120万元,新建病房楼1栋;投资140万元,新建标准化村卫生室16座;完成新农合筹资290万元,参合率99.9%,全年发放新农合医疗补贴资金2667万元,其中大额报销涉及5156人、共计1400万元。通过一卡通发放社会救助资金、五保户和低保户供养资金365万元,使惠民政策落到实处。(记者 冯向忠 通讯员 李胜 王义)